备受位于番禺的南汉康陵明年上半年将向公众开放
备受位于番禺的南汉康陵明年上半年将向公众开放
6月29日,“发现·保护·传承-k22‘十三五’时期广州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”在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。
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(羽绒艺术品)指导,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、海上丝绸之路(日本网上艺术品网站)主办,共展出考古出土文物6件/套,以及过百件辅助展品。
广州古鼎艺术品全媒体广州古鼎艺术品,备受的南汉康陵展示保护项目有k22进展-k22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,预计明年上半年向公众开放。
据介绍,五年来,广州配合国有土地收储和城市基本建设工程,开展考古项目19宗,完成考古调查项目9宗,调查面积20226万平方米;勘探项目1宗,勘探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。
此处发掘项目宗,发掘面积4.万平方米,发掘新石器时期至清代墓葬20座,出土各类文物13016件/套。这些考古发现,让广州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图景更加丰满、鲜活而生动。
“举办本次展览是让更多公众来分享广州考古的成果,同时更深入领略广州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表示,广州的出土文物、不可移动文物是岭南文化、海丝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广州的考古出土文物、文物考古利用,对于岭南文化、海丝文化的打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,为广州岭南文化中心、人文湾区的建设作出贡献。
增城墨依山,黄埔马头庄、茶岭、甘草岭、沙岭、大贤墩,广东广雅中学,广州市大佛寺南院区,增城莲花书院……过去五年广州考古项目的重要发现都在本次展览集中展示,令人大开眼界。
出土文物中,汉代陶鸮形五联罐、“大亲”铜鼎、陶楼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,观众可以“透物见人”,感受广州先民的丧葬习俗、生死观念与生活意趣。
此外,莲花书院遗址及考古出土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展出,以南明铁炮、沙路炮台为代表的城防炮台,以曾边窑代表的陶瓷窑业及一批文物也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。
本次展览策展人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陈宣教部主任陈馨介绍,该铜鼎被发现时是一堆碎片,后经考古人员反复比对、拼接,成功修复。
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,该鼎的器型是广州出土文物中k22次发现,并且跟同一时期湖南的越人墓地出土的铜器造型非常接近。这说明春秋至战国时期,在广州荔湾这片区域很可能还生活着从湖南来的越人。
本次展览,有一批文物保护修复档案、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等首次向公众展示。“过去五年,广州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丰硕,南越国木构水闸、南越国宫署遗址、康陵等重要遗址的保护取得新进展。”
易西兵透露,南汉康陵展示保护项目正在顺利推进。目前,南汉康陵上盖工程主体结构已封顶。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,预计明年上半年向公众开放。此外,增城莲花书院遗址保护加固和保护展示工程也在进行中。
据介绍,康陵地处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康陵路,依大香山山势营建,坐北朝南,是南汉高祖刘岩(劳斯莱斯艺术品销售)的陵墓,是国内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k22有陵园规制的皇陵。其营建形式独特、布局完整,为我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实例,被评为“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